摘要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与土体氮磷钾分布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河北省葡萄水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怀来县1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水肥投入水平,分别为传统灌溉施肥(CK)、传统施肥+滴灌(FCK+D)、滴灌施肥Ⅰ(F1+D)、滴灌施肥Ⅱ(F2+D)、滴灌施肥Ⅲ(F3+D)。滴灌用水量为传统灌溉用水量的55%,CK与FCK+D施肥总量相同(N、P2O5、K2O总施入量分别为2708.7、2615.45、1315.2 kg/hm2),与CK相比,F1+D总N、P2O5、K2O施入量分别降低了68.32%、87.61%、40.47%;F2+D较F1+D减少17.31%的磷和12.54%钾肥量,F3+D又降低了18.53%的氮肥量。对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和氮、磷、钾等养分在0—100 cm土体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养分利用效率及成本收益。【结果】2012年和2013年CK处理葡萄产量分别为24115 kg/hm2和23020 kg/hm2,F1+D处理显著高于CK,分别为28830、27272 kg/hm2,平均提高了19.0%,而F2+D、F3+D和FCK+D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品质方面,F3+D的千粒重显著高于CK,在2012与2013年分别为11.39、11.47 kg,平均提高了7.2%,而F1+D、F2+D和FCK+D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2年和2013年CK处理果实Vc含量分别为14.36、14.42 mg/100 g,F1+D、F2+D和F3+D显著高于CK,分别平均提高了16.7%、15.2%和15.6%。在土体养分分布方面,土体中上层(0—60 cm)滴灌施肥处理养分含量与传统水肥处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60—100 cm土层中,F1+D的硝态氮、速效磷含量最低,分别为21.37、28.56 mg/kg,F1+D、F2+D和F3+D的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26.11、117.75、139.00 mg/kg,均显著低于CK,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滴灌施肥各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可比CK高出209.1%和266.3%;F1+D、F2+D、F3+D在水肥投入及用工成本上较传统管理分别平均节省了17857.5、18547.5、17752.5元/hm2,实现了增产增效。【结论】葡萄生产中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并根据葡萄生育期养分需求(前期补充氮磷,膨大期后适当增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降低养分淋失,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综合比较,以不降低氮磷钾施肥量、以滴灌施肥代替土施的F1+D在产量、品质及节本增效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优,氮、磷向60 cm以下的土层淋洗量也大大减少,比CK增收47145~51024元/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