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基线血浆肾素活性(PRA)水平是否可以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D)的重要指标。方法:纳入70例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为Ⅱ~Ⅳ级,且经心脏超声评价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慢性CHD患者。记录治疗前(基线)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B型脑钠肽(BNP)及PRA水平,并按基线PRA中位数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PRA≤15ng·ml-1·h-1组及PRA>15ng·ml-1·h-1组。2组均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后,再次记录治疗早期(4周)、治疗晚期(1648周)时,NYHA分级、LVEF、LVEDD、BNP及PRA水平,并记录临床终点事件。结果:PRA>15ng·ml-1·h-1组LVEF明显低于PRA≤15ng·ml-1·h-1组(P<0.05);NYHA分级、LVEDD、BNP明显高于PRA≤15ng·ml-1·h-1组(均P<0.05)。2组经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后病情均好转,无论基线PRA高低,标准化抗心衰治疗方案均有效。2组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PRA>15ng·ml-1·h-1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22.86%)明显高于PRA≤15ng·ml-1·h-1组(2.86%)(P<0.05)。结论:基线PRA水平能够较准确地反映CHD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