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石梯—磨溪地区在灯影组沉积后总体都处于有利的岩溶地貌区域,由于构造运动复杂,研究区差异剥蚀明显,导致传统的古地貌恢复技术无法有效指示有利储层。在总结残厚法、印模法等传统古地貌恢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以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岩溶储层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印模法+残厚法的沉积古地貌恢复技术,得到了新的沉积古地貌图,并通过对沉积古地貌的综合分析,划分了该地区灯四段有利储集相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新的沉积古地貌恢复方法得到的沉积古地貌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剥蚀量带来的地层厚度变化,从而更真实地表征原始沉积地层的厚度;灯三段底界面上的超覆点及残厚法恢复的灯二段古地貌证明了MX47井区在灯四段开始沉积时处于水体较深的部位,导致其储集性能较差、测试产量较低。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为研究区西侧呈条带状展布的台缘丘滩相;研究区东侧发育局限台地相沉积,储集性能最差。
-
单位长江大学;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