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播媒介,具有质地坚固、长于保存以及难以窜改、复制与移动的特点,从而呈现出在时间维度上的严肃属性。在印刷媒介越发普及的时期,宋人将石刻大量用于文学传播,出现了在石刻总量较唐代大幅下滑的同时,文学类石刻的比重却显著增加的特殊现象。宋代石刻文学繁荣背后的逻辑,并不是对媒介工具理性的把握,而更多出于古人对时间媒介的偏好。表现在传播观念上的取舍选择,折射出宋人石刻文学传播中鲜明的题咏、交游和不朽意识,这分别对应着作者主导下即时发表的诉求,异时空文学交往的乐趣,以及“意垂千载休”的愿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