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选取2019年3—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3 128包外来医疗器械为对照组, 选取2019年8—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3 220包外来医疗器械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 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 比较两组外来医疗器械风险优先指数(RPN)变化及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结果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主要失效模式包括器械清洗不合格、器械不符、湿包、包内指示卡漏放。通过改进措施进行风险干预后RPN值下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4.73%降至0.86%, 器械不符发生率由0.89%降至0.15%, 湿包发生率由0.51%降至0.09%, 包内指示卡漏放率由0.38%降至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应用FMEA可以有助于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 保证器械使用安全,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