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源武器化旨在通过大规模经济制裁等手段,令冲突一方在能源和经济方面承受巨大压力和代价,迫使其在关键议题领域改变行为或政策,以实现于己有利的战略需求和目标。2022年以来的俄乌冲突呈现能源出口方与进口方之间的多轮博弈,反映了双方承受“能源武器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后果。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进口方,欧盟使用能源武器的实质不只是对俄罗斯发起经济制裁,表明坚定支持乌克兰抗战、维护主权原则和欧洲稳定的战略立场,同样也在考验其自身能否顶住“能源武器化”的“反噬”。为此,欧盟一方面竭力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在国际上寻求能源替代,另一方面通过展示集体行动意志、加强能源政策协调、加快能源结构“进化”等方式化解能源危机,强化能源韧性。俄乌冲突表明,全球化下的经济依存关系并不能阻止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和冲突,且不平衡的经济相互依赖势必推动各方将能源、国际货币、数字科技等战略资源和公共产品武器化,“脱钩”、“断链”、“卡脖子”或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和博弈的某种常态。因此,加强内外统筹和政策协调、强化战略韧性,势必成为大国寻求可持续的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选择,而避免大国关系彻底破裂、全球秩序大幅倒退,理应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