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截至2018年10月,广州地区社会力量参与建成图书馆或服务点共34所,探索出"协议合作式""政府购买式""专业改造式""社会众筹式"四种基本建设模式。选取四个代表性图书馆展开案例研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寻四种建设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综合数据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力量参与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部分合作企业配合度不高、人员流失率高、服务提供缺乏专业性、服务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此,广州在"图书馆之城"建设中推出系列举措,以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数量及质量,包括:建立互利合作共建机制,提供开放性合作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坚持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内容和质量;打造城市"第三空间",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社会参与意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