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代末期的画坛上出现了一批色彩浓艳、风格独特的作品,也就是"没骨山水"。此名称较早出现在董其昌题跋中:"郭忠恕《越王宫殿》,向为严分宜物,后籍没,朱节庵国公以折俸得之,流传至余处,其长有三尺余,皆没骨山也。"(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源》)可见他将传为郭忠恕的作品依其面貌定为"没骨山"。从画史上看,"没骨山水"的源流自张僧繇、杨昇,到了晚明有董其昌等画家进一步发展。董其昌是传统中国画"南北宗论"的始作俑者,倡导"平淡天真"的南派笔墨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