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贺小平; 苗重昌*; 周莹; 冯永利; 郭甜甜; 陈聚惠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37(10): 1648-1653.
DOI:10.13437/j.cnki.jcr.2018.10.014

摘要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特征,并研究其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GM、18例浆细胞乳腺炎和41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采用χ2检验比较3组患者MRI图像特征,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3组病变中心区、边缘区及平均ADC值差异。结果GM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常伴乳头溢液、疼痛及乳头内陷,乳腺癌发病年龄偏大。DCE-MRI显示肉芽肿性乳腺炎多为非肿块样病变、环形强化、边缘毛刺少见,与乳腺癌的形态、边缘及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6.473,47.230,39.685;P<0.01);GM乳腺内导管扩张少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171,P<0.01)。GM脓肿中心区低于脓肿边缘区ADC值[ADC值为(0.89±0.23)×10-3mm2/s,(1.25±0.33)×10-3mm2/s,P<0.01],GM脓肿中心区ADC值低于乳腺癌中心区ADC值[ADC值为(0.89±0.23)×10-3mm2/s,(1.22±0.29)×10-3mm2/s,P<0.01]。结论GM的DCE-MRI特征性表现为环形强化,中心区ADC值低于边缘区。GM、浆细胞乳腺炎及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MRI特征有利于三者的鉴别。

  • 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