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广东省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感受性评价的大样本调查为基础,剖析不同性质、类型、级别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所在单位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情况的感受性评价,分析影响医务社会工作评价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医务社会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将自行设计并经咨询专家修改后的问卷输入《问卷星》企业版系统,方便抽样调查,对该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统计,结合理论与实际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显示,仅38.2%的单位经常开展医务社工服务,54.5%的样本人群认为医务社工服务效果一般,有9.7%样本认为医务社工服务效果较差甚至无效;88.8%的样本人群认为在医疗机构内部设立医务社工组织很有必要或有必要,52.2%的样本人群认为"政府出资购买并免费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组织"更为有效;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效果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总体频率及服务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感受性评价总体较低,工作开展情况不佳;工作质量亟待提升;工作必要性得到认同,开展模式倾向政府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