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13~16岁患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ANX)的青少年有关刺激反应的调控机制,采用Go/NoGo任务。方法记录和分析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的N2和P3成分,进行多元方差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在完成Go任务和NoGo任务中,NoGo-N2潜伏期长于Go-N2潜伏期[F(1,26)=4.61,P<0.05],ANX组的N2潜伏期比对照组的N2潜伏期长[F(1,26)=13.26,P<0.001]。然而,N2波幅在两组间没有差异[F(1,26)=0.02,P>0.05]。NoGo-P3潜伏州比Go-P3潜伏期长[F(1,26)=8.98,P<0.01],且P3潜伏期有位点效应[F(4,66)=9.20,P<0.001],Fz最长,Pz最短,从Fz到Cz,P3潜伏期呈下降趋势。P3的峰值潜伏期在ANX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1,26)=0.51,P>0.05]。ANX组的P3比对照组的P3小,NoGo任务的组间效应有显著性[F(1,26)=4.24,P=0.05],提示在对刺激的评价和做决定时,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有缺陷,尤其在脑的额-中部和中部区域。此外,用儿童焦虑量表(SCARD)评估,Pearson's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焦虑的严重程度与P3波幅呈负相关性(除外NoGo-Fz),焦虑较高。结论在冲突监测和反应抑制中,除对外刺激反应时间较长,ANX青少年没有明显的缺陷,而是在评估和做决定的过程中有明显缺陷。此外,对于焦虑,P3似乎比N2更敏感

  • 单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