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尚书》重"象",善用"象"来说明事理。具体表现为频繁使用譬喻的表达方式,二十八篇中出现有十八处。譬喻所取之"象"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所取之物象、事象具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尚书》中取譬之"象"大多具有礼俗特征,世俗性的物象相对较少,这正是商周时期宗法礼制下政教言说的主要表述方式之一。此外,《尚书》取譬之"象"主要着眼于事象、物象的形象性方面,局限于较为狭窄的生活经验范畴,这体现出譬喻使用初期侧重于所取之"象"的直观性这一特征。
-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