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ADR)与其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总结热毒宁注射液ADR发生特点,为减少热毒宁注射液ADR特别是严重ADR的发生提供有益信息。方法 对2017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热毒宁注射液相关ADR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ADR风险增加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原患疾病等。使用Apriori算法评价ADR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有效ADR报告1 028例。近2/3的ADR发生于14岁及14岁以下患者中。主要累及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54%),其次有全身性损害(15.18%)、胃肠系统损害(11.77%)和神经系统损害(5.25%)。关联规则分析中,根据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值挖掘了多个强关联规则。其中,规则“是否伴随用药=是and年龄段=2~6岁”与“ADR分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置信度最高其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分别为6.42%、81.82%和1.47。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下人群;2~6岁且伴随用药的儿童尤其需要密切监测皮肤及附件损害类A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