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上颌磨牙区上颌窦底骨质菲薄的拔牙创,开展即刻种植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上颌磨牙区上颌窦底骨质间隔菲薄的拔牙病例,实施同期上颌窦底内提升并即刻种植,观察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形式及效果,观察伤口生长及植体愈合情况,观察上颌窦的变化情况。术后六个月制作并佩戴种植牙冠,观察咀嚼功能恢复情况,MCT观察牙槽骨质生长情况并测试比较手术前后牙槽骨的变化。结果共收集32例上颌窦底骨质薄弱的上颌磨牙区拔牙病例实施即刻种植,平均年龄59.8岁。植体长度8.5~10 mm,直径4.5~5.5 mm。植体的最小就位扭力仅依靠手指就位能够维持静立不动,最大就位扭力达到30 Ncm。术后过程平稳,无植体松动失败。术后6月,上颌窦未见异常表现,完成种植牙冠制作佩戴,恢复咀嚼功能良好。随访时间12~96月,成功率100%。治疗前后,颊、腭及近、远中牙槽嵴高度变化差值分别为0.8069±0.6253(t=1.2904, P>0.1)、0.5275±0.3331(t=1.5836, P>0.05)、0.5416±0.4048(t=1.3379, P>0.05)、0.5172±0.3874(t=1.3351, P>0.05)mm,牙槽嵴宽度变化差值为0.5522±0.4381(t=1.2604, P>0.1)mm,术前后牙槽骨尺寸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磨牙区拔牙创骨质条件欠佳、上颌窦底骨质薄弱的情况下实施即刻种植,即可以避免损伤上颌窦底粘膜又能达到良好的种植效果。手术过程简单、创伤小,充分利用了现存牙龈以及牙槽嵴的有利条件,维持了牙槽嵴的形态,避免了延期种植的缺陷和不足。
-
单位广东省口腔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