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肝移植都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理想方案。通过移植,不仅能彻底去除原发肿瘤,也解决了潜在的肝硬化[1]。由于目前肝脏供体短缺,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等待肝源期间因出现肿瘤进展或肝功能恶化而丧失了移植机会。因此,2000年 Majno 等人提出了挽救性肝移植(Salvage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的概念,即对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肝癌患者,通过部分肝切的方式切除肿瘤病灶,通过术后密切随访,当患者出现肝癌复发或者肝功能恶化时再行肝移植术[2-4]。与在发现肝癌后直接行肝移植治疗(Prim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PLT)相比,接受挽救性肝移植的病人可及时通过外科手术祛除病灶,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对于供体器官的依赖,推迟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5-7]。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术前肝功能和肿瘤情况评估水平的提高以及术后随访的完善,挽救性肝移植的手术方案逐渐成熟,患者长期预后也不断得到改善,现就近年来挽救性肝移植的最新发展综述如下。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