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西方的分裂"以及西方文明弊端的暴露,导致了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思想运动的分歧与思想家个体思想取向上的分裂。当时存在着诸多互为矛盾、互相反拨的思想倾向,如西方化与东方化、民主主义与"政治界之强有力主义"、科学理性与人文主义等,这些思想倾向既对立交锋,也相互交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两种思想取向,二者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相交织的,民族主义具有世界视野,世界主义具有家国情怀。梁启超主张"世界主义的国家"、胡适提出"世界的国家主义"、蔡元培希望将"有利于国"与"有利于世界"相结合等世界主义思想都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在欧战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主义也带有浓厚的世界主义色彩,是一种具有世界视野的民族主义,主要体现为民族主义学理的外部支持、挽救民族危机的开放路径、关注人类命运的救世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