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环境意义

作者:李琰; 王峰; 杨宏伟; 马晓宇; 于林清; 郭博书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06): 93-97.
DOI:10.13448/j.cnki.jalre.2015.193

摘要

海洋中的磷由河流和沙漠输入,我国北部海域由内蒙古西部沙漠-沙尘暴-黄河口-黄渤海构成世界磷循环的一部分。文中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方法对主要入黄河的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磷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原样中的总磷(TP)含量为740.52μg/g,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磷(IP),占TP的比例为96.17%;有机磷(Porg)含量为28.13μg/g,占TP的3.80%。在所有不同粒度的沙漠颗粒物中,原生碎屑钙磷(Pdet)含量最高,占总磷的23.50%─65.99%,其次是自生钙磷(Paut),占总磷的20.43%─58.21%;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送1.1万吨总磷,其中可交换磷为492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