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DWI在颅内肿瘤及其瘤周水肿中的诊断价值和病理生理机制。材料和方法:分析ADC值在高级别胶质瘤和颅内单发转移瘤的病灶实质及水肿带中的改变(36例)。感兴趣区取病灶实质部分(病灶强化部分)及病灶周围水肿带(将水肿带三等份,分别作为近瘤周区、居中及远瘤周区水肿带),分别测定前述感兴趣区ADC值,测定对侧正常颞叶脑皮质ADC值作为参照值,测定相对ADC值(rADC值)作为分析指标。结果:转移瘤病灶实质及水肿带的ADC值均高于胶质瘤,即在DWI图上前者与后者相比为稍低信号,两者水肿带间ADC值有显著差异。胶质瘤居中水肿带ADC值最低,低于近瘤周区及远瘤周区水肿带,有统计学差异。转移瘤居中水肿带ADC值稍低于近瘤周区及远瘤周区水肿带,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转移瘤病灶实质及水肿带ADC值均高于胶质瘤。胶质瘤水肿带成因除血管源性水肿之外,尚有部分原因为瘤细胞的浸润所致,肿瘤细胞阻碍了水分子的运动,此点有助于术前在DWI上鉴别两种肿瘤。
-
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