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阜新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并对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进行分子鉴定及进化溯源,确定感染异尖线虫虫种。方法 于2018—2021年随机采集市售海鱼,采用直接剖检法从市售海鱼中检出异尖线虫Ⅲ期幼虫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进行初步鉴定;提取虫体总DNA,扩增异尖线虫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 采集289份市售海鱼样品进行剖检,共检出84份异尖线虫幼虫,检出率为29.1%,其中带鱼和小黄花鱼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4%和41.2%。28条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检出的异尖线虫幼虫分别为异尖线虫属和宫脂线虫属的8种异尖线虫,包括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典型异尖线虫(Anisakis typical)、带鱼针蛔线虫(Raphidascaris trichiuri)、灰海鳗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muraenesox)、舟山宫脂线虫(Hysterothylcaium zhoushanensis)、厦门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amoyense)和费氏宫脂线虫(Hysterothylcaium fabri)。28条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总体上形成两个拓扑分支,其中派氏异尖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和典型异尖线虫分别构成3簇,形成异尖线虫属的拓扑结构分支。而宫脂线虫属、对盲囊线虫属、针蛔虫属构成另外独立的一个拓扑分支。结论 阜新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较严重,且感染的异尖线虫种类多样,其感染优势种为派氏异尖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