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6-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46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46例患者分为3组,血小板计数> 50×109/L为Ⅰ组,血小板计数在(30~50)×109/L为Ⅱ组,血小板计数<30×109/L为Ⅲ组。寻找病因,有目的性治疗,Ⅰ组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Ⅱ组及Ⅲ组,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加强围产期监测和产后追访,进一步探求病因。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有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regnancy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妊娠期合并症、内科合并症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迹象之一;血小板计数<30×109/L者剖宫产率、输血小板率明显高于(30~50)×109/L者,明显高于> 50×109/L者(P <0. 05)。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须尽量明确诊断,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及病情的缓急状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及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产后随访3年。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