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亲爱的同学们,“鸢飞戾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中,鱼跃于渊”(《诗经·旱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第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这些千古名句,想一必大家都不陌生。如果仔细观察它们的句式结构,很容易发现,其中描绘的意象,都是以一上一下、一天一地对举的方式成组出现的。为什么作者要将天上地下的事物对举呢?这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特殊意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古人独特的审美方式——仰观俯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