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基质改良对亚热带地区河岸带芦苇区冬季脱氮效果和土壤-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河岸带土壤基质为对照,通过芦苇湿地模拟实验,系统探讨不同基质(砾石、砾石+生物炭、陶粒+生物炭、改性陶粒+生物炭)添加条件下,芦苇湿地的冬季脱氮效果,以及土壤和植物各器官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基质改良能够提高芦苇湿地冬季脱氮效果,添加砾石处理使NH4+-N去除率提高8.3%(P<0.05),添加砾石+生物炭处理使TN和NH4+-N去除率均提高8.9%(P<0.05)。基质改良能够增加土壤TC、TN和TP含量,其中,添加砾石+生物炭处理使三者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添加生物炭的3个处理均有利于根C固定和植物N吸收,添加陶粒/改性陶粒+生物炭处理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土壤与植物茎和根之间的关系更大;与植物相比,基质改良使芦苇湿地冬季脱氮效果更易受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河岸带芦苇区保护修复和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借鉴,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