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温肾活血方对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妊娠结局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由米非司酮建立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200只, 随机分为正常(N)组、模型(M)组、中药低剂量(L)组、中药高剂量(H)组和孕酮(P)组各40只。妊娠第1~4日早晨, H组、L组小鼠灌胃给予0.3 mL水煎剂, N组、M组小鼠每日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P组小鼠以配制的黄体酮-橄榄油剂按照2mg/只进行颈后皮下注射, 妊娠第4日上午9:00造模, N组小鼠颈后皮下注射0.1mL橄榄油溶剂, 其他各组小鼠颈后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橄榄油剂0.1 mL(1.93 mg/kg米非司酮)。分别于妊娠第4日、第5日、第8日上午9:00脱颈椎处死每组各10只小鼠, 检测妊娠率、着床位点数、子宫内膜组织形态、雌激素(E2)及其受体(ER)、孕激素(P)及其受体(PR)、胞饮突。结果: N组着床位点数多于其它各组, H组与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发育水平N组最优, H组接近N组, M组滞后。妊娠第4日, N组的E2、P和ER、PR的表达水平与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低于P组与H组(P<0.01);妊娠第5日, N组的E2、P和ER、P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组(P<0.05), N组的ER水平与P、H、L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N组的PR高于P组和L组(P<0.05), 与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P水平高于其它组(P<0.01), E2水平与ER结果相吻合。M组胞饮突发育滞后, H组胞饮突发育程度接近N组, P组偶见退化期胞饮突。结论: 温肾活血方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且其效果优于黄体酮。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