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探明琯溪蜜柚及其芽变新品种果汁的香气组分种类、相对含量与差异,以及引起香气组分变化的可能分子机理。【方法】以琯溪蜜柚及其芽变品种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果汁香气组分;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并采用FPKM值的趋势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供试3个果汁样品中共检出150种香气组分,占组分数量较多的香气化合物为芳香烃类、倍半萜烯类、醛类、醇类、酮类等;各品种的香气组分数量与含量相差较大,琯溪蜜柚、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分别检出59种、129种和67种香气化合物,其总相对含量分别为4.56、8.02和9.90,说明芽变显著引起了香气组分和总相对含量的变化。香气组分中醛类相对含量最高,己醛为3个品种的共同主要香气组分;醇类、酮类相对含量次之,呋喃类、芳香烃类、倍半萜烯类、酯类、单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少;此外还检出相对含量很低或微量的其他类的香气组分32种,且均为未见报道的未知化合物。利用转录组分析筛选获得新基因(CitrusmaximanewGene12651)1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脂肪氧化酶(Lipoxidase)LOX2.1基因7个(cg2g001970、cg2g001980、cg2g002000、cg2g002010、 cg2g002030、 cg2g002040、 cg2g002080)、 LOX3.1基因1个(cg1g010660)和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1基因2个(cg3g017900、cg3g017890),采用FPKM值的趋势分析,初步推测3个品种的果汁香气组分差异与脂肪酸途径、异戊二烯途径中的基因差异表达有关。【结论】醛类、醇类、酮类是琯溪蜜柚及其芽变品种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的主要香气组分,己醛为3个品种的共同主要香气化合物;供试3个品种果汁香气组分差异显著,初步推测与脂肪酸途径、异戊二烯途径等途径中的基因差异表达有关。
-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