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国外应用同伴介入法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研究趋势,对43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在研究设计层面上,研究目标趋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表现能力,研究对象趋于选取低龄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研究设计趋于选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在干预实施层面上,干预情境趋于选取融合教育情境,干预执行同伴趋于标准统一且培训内容精细,干预方法趋于整合多种方法发挥协同效应,干预策略趋于选取“混合型”策略。在此基础上,我国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还应全面关注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发展模式与轨迹并积极开展早期干预,同时要持续探索同伴介入法实施的可行性路径,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发展中的有效性。
-
单位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