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薄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14C年龄测试、微区微量元素分析等,对海南岛南部海岸线上分布的三亚地区海滩岩的表面性质和胶结物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海滩岩形成机制及形成的沉积古环境。三亚地区海滩岩由与现在海岸线平行的向海倾斜的低角度岩层构成,岩性为以浅褐色—灰黄色钙质胶结的含砾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和以灰黄色钙质胶结的含生物屑砂质砾岩为主,其胶结物主要是钙质,主要由亚稳态碳酸盐相、高镁方解石以及文石组成,从扫描电镜和薄片来看,主要形态是针状、泥晶,是典型的海相潜水沉淀。海滩岩中贝壳AMS 14C年龄结果为(4570±30) a BP,表明海滩岩形成于全新世中期。胶结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总体表现呈微弱的左倾轻稀土亏损型曲线,轻、重稀土分异不强,具有弱的Eu正异常,轻微的Ce负异常及弱的La正异常,Sr/Ba、Th/U、V/Cr、V/(V+Ni)及Sr/Cu比值特征指示了海滩岩形成于海洋环境和干旱气候条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