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外相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中,这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策略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共布设46~51个相机位点(网络),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内的鸟兽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获得鸟兽独立有效照片10 149张,其中兽类占88%(8 932张),鸟类占12%(1 212张)。经鉴定,兽类14种,鸟类34种,其中包括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领角鸮Otus lettia)。本次调查发现丘鹬(Scolopax rusticola)、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na)、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白腹鸫(Turdus pallidus)、红尾斑鸫(Turdus naumanni)及斑鸫(Turdus eunomus)为该区域新纪录鸟类。兽类中相对丰度指数最高的前3种动物分别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56.85)、华南梅花鹿(16.25)和野猪(Sus scrofa)(13.91),鸟类中相对丰度指数最高的3种动物是白鹇(6.49)、棕噪鹛(Garrulax berthemyi)(2.43)和勺鸡(1.54)。另外,鸟兽物种数在1 051~1 259 m海拔段显著高于851~1 050 m海拔段;阔叶林的物种数显著高于针叶林的物种数,然而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物种数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相机能够有效调查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的鸟兽多样性,该调查法对于监测大中型兽类和部分鸟类具有一定优越性,所采集数据对保护区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单位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中国计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