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黄连素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对hUMSCs进行培养, 以不同浓度黄连素(分4组:对照组即0 mg/L组、50 mg/L组、100 mg/L组和200 mg/L组)诱导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并记录, 并通过细胞免疫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表面神经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经黄连素诱导72 h, 细胞呈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 且80%以上细胞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estin、NSE、GFAP。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 神经样细胞分化率随时间变化情况为, 200 mg/L组阳性细胞率在诱导48 h即可达峰值, 高于100 mg/L组和50 mg/L组[(81.4±5.8)%比(50.4±4.7)%比(3.6±2.3)%, F=25.806,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诱导72 h后明显下降, 阳性表达细胞出现漂浮凋亡;100 mg/L组阳性细胞率在诱导72 h达到峰值, 高于200 mg/L组和50 mg/L组[(87.7±4.6)%比(57.7±7.7)%比(14.3±5.3)%, F=24.815,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高表达可持续维持3 d, 诱导120 h后仍高达(85.2±5.0)%;50 mg/L组阳性细胞率一直相对较低, 在诱导6 d达到峰值, 低于100 mg/L组、高于200 mg/L组[(15.8±6.5)%比(64.5±6.6)%比(8.3±4.0)%, F=22.516,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素体外可诱导hU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浓度为100 μg/ml时诱导最为明显, 且存活时间最长。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