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阐释了语言资本的形成与流通过程,从语言资本的具体效用、生产环节的参与、语言资本的外部性及红利期等方面;论证了语言资本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并借鉴供给侧优化思路,提出了实践路径:构建“政府公益化+市场精准化”的国家通用语言供给模式;用语言体验及其产品带动语言消费;培养民族地区村民适应市场与乡村发展需求的语言能力;改变语言信息交流方式等。坚守语言资本的人文性,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同时,重视保护并挖掘少数民族语言的潜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