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指导山东某氯代烃地下水污染场地开展地下水修复风险管控,建立了单层非均质二维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完成了模型的识别与验证。基于修复浓度大于3 000μg/L污染物的目标,讨论48例不同井数量、不同抽水量的抽水方案,通过加权平均评价和聚类分析确定了响应不同性质事件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方案3~8在较短时间501 d达到设定修复标准,比对照组节省成本48%。实验验证了关停上游低效率抽水井、合理设计不同井位抽水量可提高截获效率,为类似污染场地地下水抽水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