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盆地西部(以下简称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勘探开发实践证实为重要储集岩,但关于其成因尚存争议。为了进一步弄清该区栖霞组白云岩成因,为寻找优质白云岩储层提供依据,以川西地区栖霞组典型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稀土配分模式以及Y/Ho比值分析探究了白云岩化流体与海水和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栖霞组白云岩主要有晶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鞍状白云石和脉体白云石4类;(2)晶粒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稀土配分模式、Y/Ho比值具海源流体特征,δEu值偏高,可能受峨眉山玄武岩喷发高温效应的影响;(3)鞍状白云石和脉体白云石成因与峨眉山喷发带距离有关,近带鞍状白云石及脉体白云石的稀土配分模式、Y/Ho比值与峨眉山玄武岩相近,δEu大于1,推测为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事件有关的热液成因,远带鞍状白云石和脉体白云石稀土配分模式、Y/Ho比值具海源流体特征,指示为浅埋藏期海水经高温流体加热后沿孔隙充填而成。结论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主要为浅埋藏成因但受热事件改造,四川盆地西北缘台地边缘相与峨眉火山岩省外带叠加区为有利储集相带,西南缘发育的热液白云石不利于油气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