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贵州二叠纪龙潭期硫铁矿床主要为沉积型矿床,赋存层位主要为二叠系龙潭组、合山组(同时异相沉积)底部,为贵州省主要的硫铁矿资源。对贵州省域范围内二叠纪龙潭期硫铁矿含矿系和矿体特征的分析表明,龙潭组含矿系主要为高岭石化黏土岩、含炭质泥岩,合山组主要为高岭石黏土质页岩。分析认为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带来铁质物源,动植物有机质分解形成硫质物源,在二叠纪龙潭早期缓慢海侵过程中,海水自贵州南部向北西侵入,在潮坪—潟湖沉积沼泥中的还原环境下形成黄铁矿,在成岩—后生作用阶段重结晶而形成硫铁矿床。基于贵州二叠纪龙潭期硫铁矿厚度、品位分布规律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分析了硫铁矿的成矿模式,认为硫铁矿主要发育于沼泽、潮坪及潟湖滞流环境,且于二叠纪龙潭早期的首次海侵过程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