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ABL融合基因T315I突变的白血病行异基因HSCT的疗效及复发后的治疗分析

作者:桂晓敏; 仇惠英; 潘金兰; 周敏; 鲍协炳; 陈苏宁; 孙爱宁; **沛; 岑建农; 沈宏杰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4, 35(11): 689-692.
DOI:10.3760/cma.j.issn.0254-1785.2014.11.012

摘要

目的分析BCR-ABL融合基因T315I突变的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资料,探讨移植疗效及复发后的治疗。方法观察10例伴T315I突变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接受异基因HSCT后缓解率、复发率以及长期存活情况,分析这类受者的移植疗效。结果 10例受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29岁(1849岁),原发病为CML3例及Ph+ALL 7例。T315I突变前服用伊马替尼5例,尼洛替尼3例,以及达沙替尼2例;10例(100%)受者在移植后均获得骨髓缓解,缓解的中位时间为23 d(1456)d。至随访截止,4例(40%)受者存活(包括1例CML和3例Ph+ALL)存活,目前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CR),存活时间为75741 d。余6例(60%)死亡,1例于移植后137 d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于移植后53 d和617 d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例受者(包括1例CML和2例Ph+ALL受者)分别于移植后27、50和130 d出现白血病复发,其中2例在复发后5 d和40 d死亡,1例复发后行化疗未缓解,于复发后97 d死亡。结论伴T315I突变的Ph+ALL和CML行异基因HSCT可以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但同时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白血病复发的受者可以进一步采取相关治疗争取延长存活时间。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