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应对竞技体育职业化、赛事密集化、运动员伤病常态化的时代挑战,功能性训练被引入到竞技体育,为我国竞技体能训练注入了新内容,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近期,“恶补”基础体能短板的基础体能测试,导致部分知名运动员因基础体能不达标丧失决赛参赛资格等问题,引发学界和社会对强化基础体能的合理性和基础体能测试科学性的争论。上述争论实质是功能性训练的本质属性以及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与功能性训练三者的关系问题。厘清上述体能训练相关问题并探索应对策略,对于实现我国竞技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认为:(1)功能性训练的本质属性是体能训练,是竞技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训练效应主要是矫正运动员不良体态,预防运动损伤,提升动作表现,功能性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辅相承,共同促进竞技体能水平提高。(2)专项体能训练与基础体能训练内在关联不大,训练效益难以从基础体能训练中有效迁移。(3)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能训练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科学规划竞技体能训练,辩证看待“恶补体能短板”;合理定位各类体能训练,精准提升其训练效果;明确主教练与体能教练分工,强化两者之间协同联动与合作;促进竞技体能训练数字化转型,着力实现智能化升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