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检测在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瑞金医院住院365例患者的血清,其中100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265例为非原发性肝癌者血清(包括慢性肝病59例、消化系统肿瘤50例、继发性肝癌50例、其他肝脏病变56例和正常对照50例)。采用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标本甲胎蛋白(AFP)和PIVKA-Ⅱ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AFP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63.00%,特异性为84.91%;血清PIVKA-Ⅱ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74.00%,特异性为89.8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FP和PIVKA-Ⅱ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873。采用PIVKA-Ⅱ和AFP不同的联合诊断方案,可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1.0%和98.49%。结论血清PIVKA-Ⅱ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可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其与AFP的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