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胃癌是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中晚期胃癌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获得了重大进展,已成为复发性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能够使胃癌患者获得有效且持久的临床反应,但部分患者仍存在治疗不敏感或治疗抵抗现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基于大规模的分子分析和分类研究发现,胃癌分子表征能够预测ICI疗效,这为胃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了依据。目前,在胃癌ICI治疗中用于疗效预测的指标包括PD-L1、爱泼斯坦—巴尔病毒阳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及基因表达谱等。但这些指标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治疗样本较小、研究方法不统一,尚需高质量、标准化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