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发病的分子机制

作者:苏琳; 刘玉兰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8, (1): 71-73.
DOI:10.3760/j.issn:1007-631X.2008.01.027

摘要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过度生长形成的新生物,大约30%的人在一生中会患有结肠息肉,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易发生恶变.根据腺体结构腺瘤又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较高.在中国,1.4%~20.4%的肠息肉患者会发生恶变[1].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