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1956年《文学论稿》从政治立场、哲学方法、美学观点三个维度批判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较之1948年与1955年的胡风批判更具理论性。其理论资源与1954年春在北京大学讲学的毕达可夫讲稿《文艺学引论》相同,皆取自"日丹诺夫模式",由此可反思文学理论是否尊重了文学的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