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心统合主义是礼治秩序传统的中心机制,强调大一统中国家层面的“统”与社会层面的“合”之一体联结。中心统合主义源自以周礼为代表的封建制国家,代周而起的秦朝虽然能够实现国家统一,但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着政策渗透性、立法合理性、法令执行度等方面的困境,导致了地方治理、社会整合和国家认同的失败。汉朝承秦之制,化用周礼精神,摸索形成了中心统合主义的郡县制国家秩序。革新后的礼治秩序具有渗透的广泛性、治理的灵活性、施行的主动性,并从儒家经典、礼法传统、士人主体等实体内容得到支持,三者融合而展现出治体论的多维辩证视野。中心统合主义不仅能够解决具体的治理困境,更重要的是能够推进国家与社会的一体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