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书院的兴衰过程,实是由私家办学到逐步官学化最终成为官学的过程。五代至宋初宋州戚同文学堂,真宗初年被首赐名为应天府书院。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历史地位与地理位置,及骄人的办学实绩,其官学色彩与官学化进程,比其他书院更明显、更快,也更具代表性。赐名后,官学色彩步步深化;改府学,由半官方教育向正式官学转化;升国学,使书院办学功能消失而书院教育式微。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为认识北宋书院教育,具有典型的学术意义。
- 单位
北宋书院的兴衰过程,实是由私家办学到逐步官学化最终成为官学的过程。五代至宋初宋州戚同文学堂,真宗初年被首赐名为应天府书院。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历史地位与地理位置,及骄人的办学实绩,其官学色彩与官学化进程,比其他书院更明显、更快,也更具代表性。赐名后,官学色彩步步深化;改府学,由半官方教育向正式官学转化;升国学,使书院办学功能消失而书院教育式微。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为认识北宋书院教育,具有典型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