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明晰黄河流域植被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水碳耦合的影响,基于MODIS产品(叶面积指数L_(LAI)、植被总生产力G_(GPP)、蒸散发量E_(ET))、重力卫星数据GRACE、降水数据及水文站数据,分析2001~2020年间黄河流域L_(LAI)、G_(GPP)、E_(ET)时空变化,综合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_(WUE)探讨黄河流域水碳循环变化。结果表明,2001~2020年黄河流域有93.68%的区域L_(LAI)呈增加趋势,且在生态恢复建设工程区域内L_(LAI)呈显著增加,而在人类活动强烈的渭河流域及黄河源区中东部等过度放牧区植被呈下降趋势;显著增加的植被使黄河流域内耗水呈显著增加趋势,给本就缺水的黄河流域带来压力,但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黄河流域内生态系统的水碳循环急剧变化,引发W_(WUE)变化显著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其中,在流域东南部的林地、耕地及源区东部W_(WUE)主要由E_(ET)主导,呈减小趋势,该区域内植被的增加并未使水分得到高效利用,而在西北部与源区西部植被覆盖度较低处W_(WUE)主要由G_(GPP)主导,呈增加趋势,该区域内G_(GPP)、W_(WUE)的增长提高了流域的抗旱能力,有利于流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 单位
    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