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宣徽使定位非常模糊,自宋迄今,众说纷纭,难衷一是。从国家高层人事运转来看,北宋宣徽使的基本定位当为现任执政大臣,而且是当时制度上唯一可以“出将入相”的现任执政大臣。北宋宣徽使看起来既像本官,又像职名,还像差遣,这种怪诞表象源自唐宋制度转型过程中衍生出的多种内在矛盾。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怪胎,既没有像多数内诸司使那样阶官化,也没有像枢密使副、三司使那样差遣化,同时还带有较为浓厚的“旧时代”皇帝私家属性,可说是始终彷徨于新旧之间。不过,宣徽使“出将入相”的特性一定程度上符合国家治理需要,它的废罢对国家高层人事运转还是带来了许多问题。新设武臣太尉、文臣宣和殿大学士,二府大臣出镇,执政恩例兴起,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宣徽使废罢的反弹。因为曾与二府正长官同级,且一直存在“待勋旧”的传统,宋人更愿意以宣徽使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