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围生期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作者:申彦敏; 冯巧荣*; 李文政; 江振龙; 王小娟; 张海芬; 赵二梅; 侯艳芳; 任安虎; 宋学平
来源:河北医药, 2023, 45(08): 1174-1178.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1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无痛分娩组和常规分娩组。对所有产妇在分娩镇痛前实施胎心监测,常规分娩组进行常规的分娩,无痛分娩组给予无痛分娩。监测2组产妇镇痛期间生命体征变化,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2组分娩疼痛情况,以血流变学分析仪检测2组血流变化(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方程K值、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以郭峰法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1、GMP140、CD63)。结果 于术前、镇痛后10 min、镇痛后20 min、镇痛后30 min、镇痛后60 min和分娩后对2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比较,无痛分娩组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均小于常规分娩组(P<0.05)。镇痛开始前2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在镇痛开始后10 min, 20 min时,无痛分娩组的疼痛评分优于常规分娩组(P<0.05)。在宫口扩张至7~8 cm时,2组产妇的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至宫口扩张至10 cm时,无痛分娩组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分娩组产妇(P<0.05)。镇痛前2组血液黏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方程K值、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活化状态指标(CD61、GMP140及CD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全时及产后10 min 2组血液黏度均先升后降,且无痛分娩组均显著高于常规分娩组(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凝血的风险级别更高,通过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指导该类患者的诊疗,以减少患者分娩风险,同时无痛分娩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围生期血流变化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相对较小,应用价值较高。

  • 单位
    河北省涉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