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及微生物机理分析

作者:马小茜; 张哲; 刘超; 王俊杰; 王佳林; 余毅; 曹瑞杰; 施至理; 王亚宜*
来源:环境工程, 2021, 39(11): 110-118.
DOI:10.13205/j.hjgc.202111014

摘要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是一种含高氨氮高有机物浓度的难处理废水,目前渗沥液生物脱氮多采用多级硝化反硝化处理工艺,存在能耗大、效率低等不足。以厌氧氨氧化技术为核心,构建连续流厌氧消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三段式工艺,分析垃圾焚烧厂渗沥液的生物脱氮效果、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功能微生物活性及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在进水ρ(NH+4-N)为900~1800 mg/L,ρ(COD)为3000~20000 mg/L时,系统处理效果良好,稳定运行期间总无机氮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5%和77%。其中厌氧消化段可去除约45%的COD,短程硝化段NO-2-N积累率保持在97%以上,厌氧氨氧化段稳定运行期间总无机氮去除率约为85%,系统内也存在一定程度反硝化反应。接入渗沥液后,自养脱氮体系中功能微生物氨氧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采用宏基因组学结合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微生物的群落和功能组成变化,发现渗沥液中高浓度的有机物使短程硝化段和厌氧氨氧化段内异养反硝化菌相对丰度上升,Anammox受到难降解有机物抑制,其中CandidatusKuenenia菌属适应性较强,在驯化后仍然可以维持厌氧氨氧化系统较高的脱氮效果。

  • 单位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