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长春市社会组织检测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患者特征,分析首次随访检测的及时性和结果,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比较HIV阳性病例的首次CD4细胞检测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20年长春市社会组织在MSM人群新发现HIV阳性病例1 069人,新发现阳性率为6.8%。病例确证后首次CD4细胞检测率为9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39岁组(OR=4.71,95%CI:1.59~13.95)和40~49岁组(OR=9.37,95%CI:1.88~46.64)病例确证后首次CD4细胞检测率较高,文化程度为初中(OR=0.34,95%CI:0.17~0.71)和2016年报告(OR=0.13,95%CI:0.03~0.56)病例的首次CD4细胞检测率较低。病例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有220人,晚发现率为2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0~39岁组(OR=3.17,95%CI:1.43~7.05),40~49岁组(OR=3.33,95%CI:1.38~8.06)和50岁以上组(OR=5.12,95%CI:2.03~12.92)病例的晚发现率较高。结论 长春市社会组织在MSM人群发现的HIV病例数多,确证后及时进行首次CD4细胞检测率高,晚发现率低,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继续加强MSM人群HIV检测工作,促进其早发现、早检测,以降低HIV感染率。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