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界对船山认识论的研判之所以多有纷争,是因为船山认识论的复杂性:存在着经验、超验、超凡三个层级。此三个层级之间乃是递进关系,依次形成经验知识、超验知识和超凡知识。经验认识的机制是外向感知,其主体是人的外向经验能力,其对象是外在经验之物,形成“见闻之知”;超验认识的机制是内向反思,其主体是人的内向超验能力,其对象是内在超验之性,形成“德性之知”;超凡认识的机制虽然也是外向认知,但由于作为其认识对象的外在超凡之“天”是不可感知的,故其主体不是经验认识的感知能力,仍然是超验认识的能力,只不过此时这种能力是外向的而非反思的,最终获得“超凡之知”。船山认识论内部存在着两大矛盾,即超验与经验的矛盾、超凡与超验的矛盾,可通过其人性论及生成论加以克服。而船山认识论最大的矛盾是物性之“天”与周孔的神性之“天”的冲突,这可以通过回归周孔“神示”本体论加以解决,最终完成对儒家认识论的“超越性”理解。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