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对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患者心功能(Ⅱ级组17例,Ⅲ级组35例,Ⅳ级组12例)、预后(存活组41例,死亡组23例)和是否进行机械通气(非机械通气组40例,机械通气组24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不同预后患者血清NT-pro-BNP、PC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血清NT-pro-BNP、PCT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当天比较,存活组入院第3天、第5天和出院/死亡当天血清NT-pro-BNP、PCT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死亡组血清NT-pro-BNP、PCT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存活组血清NT-pro-BNP、PCT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组血清NT-pro-BNP、PCT水平高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中,NT-pro-BNP、PCT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死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心功能分级和血清NT-pro-BNP、PCT水平高于存活患者,同时心功能分级高和血清NT-pro-BNP、PCT水平升高是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说明血清NT-pro-BNP、PCT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