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Moyspalax baileyi)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10月,利用PVC管模拟高原鼢鼠洞道,使用录像设备和震动波检测设备记录高原鼢鼠室内震动信号和震动信号发生部位,并用Matlab软件分析震动信号特征。结果显示:(1)高原鼢鼠利用鼻吻部敲击洞道侧壁产生震动信号;(2)室内震动信号由数个连续的脉冲波组成。雄性个体一个敲击回合由2~17个脉冲(平均为6.67±2.63)组成,雌性个体一个敲击回合由2~14个脉冲(平均为6.04±2.35)组成;(3)雄性个体单回合敲击次数及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雌性(P<0.05),但敲击回合的相邻时间间隔差异不显著(t=0.485,P=0.628)。雄性相邻2次敲击时间间隔[(0.13±0.01)s]显著大于雌性[(0.12±0.01)s](t=4.256,P=0.016),说明雌性敲击频率高于雄性;(4)震动信号频率分布雌性个体介于19.13~120.57 Hz,雄性个体介于19.55~138.92 Hz,二者都偏于低频。雌性个体的主峰频率为54.28 Hz,雄性的主峰频率为49.16 Hz,雌性显著高于雄性(P<0.001)。综上,高原鼢鼠利用鼻吻部敲击洞壁产生震动信号,雌雄个体震动信号的敲击回合、次数以及能量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
-
单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