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是有效评价自然资源供需关系的定量工具,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是该模型的关键参数,评估其取值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准确与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数据,分别以全球、国家、省域、城市为评价单元,核算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分析其在模型应用时的尺度效应,并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生态足迹与承载力进行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在全球、国家、省域、城市尺度上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差异性较为显著,尤其是草地在城市尺度上相差达741.84~1 011.67倍;生态赤字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且随着空间尺度的下推,人均生态赤字有所降低。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上的均衡与产量因子,对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以科学准确评估河南省各市的生态环境压力,可为河南省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参考,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