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0.92±4.51)岁,均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LARS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LARS 36例,发生率为36.0%。其中,低位直肠癌23例,中高位直肠癌13例;合并基础疾病者10例;组织病理学:高分化11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12例;临床分期:A期2例,B期22例,C期12例;淋巴结转移8例;术前进行放疗8例;吻合口距肛缘≤5 cm者31例,>5 cm者5例;术后恢复时间≥6个月者1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术后LARS的发生与肿瘤位置(低位)、术前放疗及吻合口位置(距肛缘≤5 cm)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组织病理学、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恢复时间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及吻合口距肛缘≤5 cm是直肠癌术后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应针对其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LARS的发生率。
-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